患有惡性腫瘤橫紋肌肉瘤的女童周天瑜2020年因在瑪麗醫院接受腫瘤切除手術時,疑有醫療事故致延誤輸血長達48分鐘變成植物人,至去年3月10日離世,天瑜爸爸曾指控有醫護涉刪改醫療紀錄,並於前年到警署落口供,惟事隔一年多,警方回應天瑜爸爸稱律政司決定不展開刑事檢控。
今日(3月10日)是天瑜死忌,天瑜爸爸在大律師陸偉雄陪同下見記者,認為醫管局紀錄不清、僅以「忙於專注搶救」為由刪改開始及結束輸注時間。他點名質問港島西醫院聯網總監、瑪麗醫院行政總監李德麗,並要求回應,部門主管有否及如何核實醫療紀錄被更改內容是否屬實。
2020年,女童「小天瑜」周天瑜於瑪麗醫院因醫療事故成為植物人,延至去年離世。(資料圖片)+4天瑜父親指,日後如開死因研究庭或追責等皆基於醫療紀錄,如果紀錄作假,後面一切全部都將受影響,故確認醫療紀錄真實性重要。
周父要求警方交待案件調查方向,如果害怕影響死因研究庭,而不確認醫療紀錄的真實性,是本末倒置。
周父指事件中醫衞局不作為,他就此事向醫衞局投訴,醫衞局回答醫生更改醫療紀錄符合程序,該局亦不會介入公營醫院的管理及日常運作。周父指,醫衞局是負責制定政策及監管醫院的部門,正因醫衞局不作為,令到醫管局變「獨立王國」及「醫療霸權」,與瑪麗醫院互相掩飾。
天瑜爸爸(左)今日(10日)在大律師陸偉雄(右)陪同下見記者。(林子慰攝)大律師陸偉雄稱從2023年下半年起協助周父。曾去紅磡警署報案但不成功,2023年10月出信予時任警務處處長,之後港島重案組便跟進案件,為他們落口供及蒐集資料等。
但他們最後僅收到警方調查完畢交由律政司,而律政司決定不起訴的消息。陸指警方調查時,周父及律師沒獲告知任何消息,也不清楚查案詳情,其間警方亦沒有再要求他們補充資料。
陸:倘有關部門不回應訴求 或慎重考慮提私人檢控陸偉雄稱,根據《受害者約章》,受害者有權知道案情調查及檢控資料,期望警方可提供調查案件資料及其調查方向,日後家屬或提出私人檢控時可有迹可循。另外,陸指此案牽涉公眾利益及專業知識,不應只查詢律政司內部大律師是否起訴,應同時向獨立專門處理醫療事故的大律師意見,檢視應否起訴。他們又呼籲警方重啟調查事件。
至於他們會否及何時將提出私人檢控,陸偉雄指期望有關部門能回應訴求,否則會慎重考慮私人檢控。另外,他形容現時對警方調查方向及資料為「不明就里」,期望警方可以提供曾詢問哪些人錄口供的資料。如果最後無法提供或依然決定不檢控,陸稱或將透過醫管局詢問相關人員資料,邀請證人以作私人檢控。
被問刑事檢控是否該案最有效可追求公正的方法,陸解釋刑事法庭能令人繩之於法,而死因庭查結果,不會判誰負責。陸指醫療事故不是單一事件,近年有上升趨勢,是醫療制度的問題,想借此案向社會大眾傳遞正面信息,做錯事需承擔後果,醫護日後執行醫療工作時可更加小心。
2024年4月20日下午,靈堂內天瑜相片前放置了一些卡通玩具及花束,兩旁有逾20多個花牌,包括立法會議員容海恩、油尖旺區議員葉傲冬等。(天瑜治喪委員會提供)瑪麗醫院:跨院專家覆檢個案 不屬醫療風險警示事件 不涉醫療事故瑪麗醫院發言人回覆,指該院及香港兒童醫院早前已檢討周天瑜個案,在經與醫管局總部商討後,成立跨院專家小組全面覆檢個案,範圍涵蓋治療方案、術前檢查及手術過程的臨床處理等安排;結果連同改善措施的建議已呈交該院及香港兒童醫院的管理層及醫管局總辦事處,而院方已落實專家小組提出的改善措施,並就有關情況向病人家屬解釋及致歉。醫院重申,事件不屬於「醫療風險警示事件」或「重要風險事件」,亦不涉及醫療事故。
鑑於病人涉及的手術性質非常複雜,手術期間情況多次出現變化,情況危急,醫生未能於手術過程作出詳盡的記錄或需要的修正。術後醫生與同事確認細節並修正原有紀錄,以提供全面及準確的資料,做法符合既定修正醫療紀錄的程序。院方強調,已全面檢視有關個案中修正醫療紀錄的做法,確認符合程序,而病人的醫療紀錄亦一直備存醫生於手術當日及其後修正的兩份紀錄,並無隱瞞。另外,院方已於去年三月將個案轉交死因裁判法庭跟進。
同時,該院尊重律政司不就有關案件展開刑事檢控程序的決定。院方就天瑜離世再次向家屬致以深切慰問。
天瑜醫療事故|律政司不作檢控 天瑜爸爸感不公 已向陳凱欣求助天瑜爸爸感謝送別天瑜熱心人士 續營運關注組專頁直至討回公道天瑜出殯化輕煙 家人最後送別 母親神情哀傷數度拭淚別了天瑜!素未謀面市民到靈堂獻花弔唁 天瑜爸爸:我哋天堂再見天瑜離世|醫療事故過去4年真相未明 父:覺得有小小對唔住阿囡